新闻中心
NEWS
寻求精神寄托、生活不顺、求佛、寻求清净、观光、缓解压力、热爱寺庙文化、宗教信仰、经济实惠、跟风、疫情放开。
2023年4月份抖音平台上关于“寺庙”这一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已超12万,与1月份相比增幅超50%,其中18-30岁用户占比47%。年轻人对于寺庙的突然青睐,不仅仅体现在“寺庙”这一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在抖音平台上的激增。从1月份到3月份,与“寺庙”相关的话题更是频频上微博热搜。以“年轻人寺庙”、“寺庙旅游”、“年轻人上香”、“寺庙咖啡”作为搜索关键词,在微博搜索出共计57条的微博线亿,总讨论量达6.6万。当中,以“为何寺庙旅游在90后00后中爆火”为代表的4个话题更是获得了高热度、高关注。
在对现实深感无力时,总会将希望寄托于求仙拜佛”,这句话在评论区中反复被提起。在“年轻人为什么爱上寺庙游”的有效讨论中,一共有234条回答与寻求精神寄托有关。近年来,年轻人面临着生活当中各个维度的压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工作中内卷严重,家里人时不时的催婚催生,房贷、车贷等各种支出...这些组合起来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年轻人快要喘不过气。
许多寺庙都推出了制作精美、有特色的祈福饰品,如灵隐寺的十八籽多宝佛珠、鸡鸣寺的白玉菩提手串、香积寺的金丝玉南瓜手串...都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不少年轻人坚定地认为,在寺庙许完愿不买上一串祈福手串,是不完整的拜佛流程。
4. 中国新闻网:《平均初婚年龄28.67岁,中国人为啥结婚越来越晚?》
N视频曾在微博上发起“年轻人为什么爱逛寺庙”的投票活动,有将近7.6万人参加了。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年轻人喜欢上逛寺庙的原因是为了
强烈的反差感,而这种反差感对有着猎奇心理的年轻人而言充满着吸引力。在众多寺庙咖啡中,永福寺的慈杯咖啡尤为出名。
背上行囊,奔赴一场与山间寺庙的相遇。自寺庙游成为爆款后,全国各地的寺庙纷纷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慕名而来。而在众多寺庙中,根据搜索指数平均值我们统计归纳出一些深受欢迎的热门寺庙,发现它们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江苏省、河南省以及北京市。
继夏季露营、围炉煮茶之后,寺庙游突然爆火,成为年轻人旅游新宠。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
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人生漫漫,道阻且长,而对于才踏上旅途的年轻人而言,正需要寺庙游这样的乐子让他们在电量耗尽时休息放松、积蓄能量,从而能够勇敢地越过一道道泥泞,跨过一个个至暗时刻,最终和每一朵花开都撞个满怀。数据来源/参考资料:
在新浪新闻、中新经纬和财经博主@互联网那些事儿v所发热度较高的关于寺庙游为何突然在年轻人中爆火的微博评论区当中,许多网民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必过度解读年轻人去寺庙上香这一现象,与其忧心年轻人上香不如去关心他们这一行为背后的诉求;另一种是以新浪财经为代表的认为年轻人把寺庙当作积极的心理慰藉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可过于沉迷与懈怠,而忘记了奋斗。
在116家媒体所发布的微博中,媒体观点整体上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以中新经纬为代表的认为
步履匆匆,在忙碌的生活中年轻人总会为自己找点乐子,从而释放压力,抚平微皱的眉头。偶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寺庙游可以疗愈内心的焦虑不安,而在日常生活中,年轻人还喜欢通过
我们统计了目前华为应用市场中电子木鱼类APP的数量及安装量,其有16款安装量超1万的电子木鱼类APP,总安装量将近一千三百万。安装量排名前7的电子木鱼类APP分别为:电子木鱼、小鲜木鱼、正念木鱼、木鱼静心助手、功德木鱼、电子佛珠、我要敲木鱼。
过去,寺庙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庄严肃穆、有一定距离感的。而如今,许多寺庙正变得越来越有趣,推出
青年人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仍比较突出。B站发布的《2022 BILIBILI 青年心理健康报告》显示,近一年中“抑郁”、“焦虑”、“压力”三种情绪词的搜索次数同比增长均超过100%。当焦虑等负面情绪满得快要溢出时,当某一刻对现实感到无能为力时,年轻人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个出口来宣泄情绪,迫切地想要寻求一个念想来让自己坚持下去。而远离世俗的寺庙,似乎就有那样的魔力。如今社会中年轻人的晚婚趋势便正是这种写照的体现。“两个人生活成本太高了,一个人专心搞钱真的很香”“不想被柴米油盐的琐碎所限制,享受快乐自由的单身生活”“彩礼起步都要10万,对于刚工作的我来说就是天文数字”。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67岁,与2010年的24.89岁相比,整整推迟了近4岁。
关于年轻人爱上寺庙游这一现象,众人各抒己见,其中有媒体锐评: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随后,该评论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而微博话题#媒体评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便是其中一大言论集中地,一共有116家媒体参与了该线人。其中,线日到达了最高点。
每当夜深人静时,总有那么一群人在默默敲着电子木鱼。我们选取安装量最高的APP——电子木鱼,进一步统计出哪个省份的用户最喜欢敲电子木鱼。排名前三的功德值大户分别是: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
正如北京日报评论员田闻之所言:“早起上完香不耽误坐地铁搬砖”,无论是寺庙上香还是电子木鱼,都不过是当下年轻人奋斗之余舒缓心情、休息蓄力的中点站,与奋斗努力并非互相矛盾的关系。
李梦(化名):“做了好久的996社畜,前段时间心情太down了,就请了假去白瀑寺走走散散心。每次想到自己现在的生活,我就很迷茫很无奈...刚毕业时明确的职业规划,希望每一年都是成长的。现在呢?有个工作就要谢天谢地了,更别妄想五年内能升到自己满意的职位了。生活太苦啦,就想来寺庙这许许愿,寻求一点精神支持。”
3. 南方都市报:《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升至19.9%,国家统计局释疑》
寺庙,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原本应该是中老年群体偏好的旅游景点,如今却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事出必有因,寺庙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能让这届年轻人如此着迷?
我们将三条热门微博下的一级评论爬取下来,经过筛选,最终得到关于“年轻人为什么爱上寺庙游”的有效回答共1126条。通过归纳,总结出这届年轻人去寺庙的动机有:
绝美周边——祈福饰品、创办寺庙咖啡...颠覆着人们对它的固有印象,这也是吸引年轻人去旅游打卡的原因之一。周清(化名):“周日起了个大早,去家附近的大佛寺上香。转了一圈之后,看着法物流通处前排起的长队,再想到来之前在网上刷到的很火的十八籽手串,最终还是没忍住入手了一条。包装很漂亮,还有一股清新的檀香味,希望戴着手串每天都能有好运,天天开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上半年我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逐月呈现增长态势,
“当人对生活越来越无力就开始寄希望于佛了,别人是不是我不知道,我是这样了。”
财神殿前长跪不起,姻缘殿爱答不理”、“一心只想搞事业”似乎是这届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在“年轻人为什么爱上寺庙游”的有效讨论中,一共有181条回答与求佛有关。我们对这181条回答进行归纳统计,总结出这届年轻人的六大祈求:财运、生活如意、事业、姻缘、平安健康、学业。
“主要是当个景点逛,随便一个名山景点都会配上一座寺庙,来都来了,就逛逛啊!”
王安(化名):“在网上看到永福寺的慈杯咖啡,觉得这个创意实在是泰酷啦,便在五一假期跑去打卡拍照。不仅咖啡店店名取得很有禅意,每款咖啡也都有它别具一格的东方名字。“随缘”咖啡最有意思,盲盒的形式体验下午茶,多了一份趣味!手里揣着咖啡,坐在庙里的台阶上,安静地放空自己,那一刻感觉自己完美地融入到寺庙松弛的环境氛围之中。”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年轻人对于寺庙游到底有多着迷。以“寺庙”为关键词,我们统计了近五年来“寺庙”在抖音这一面向全年龄段的短视频社区平台中的搜索指数,并进一步统计出当中18-30岁用户的搜索比例。
张翔(化名):“今年我就30了,但是还没有成功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来总是少不了烦躁和焦虑的了。前几天同事推荐我试试电子木鱼APP,用了几天我就喜欢上了。每次心火一上头,我就敲一敲木鱼,听着沉闷且带着震动音效的木鱼声,自己就会逐渐平静下来。糟糕的情绪也好像随着一下下的敲击在慢慢清空。”
敲电子木鱼来倾泄负面情绪。“功德+1”——每敲一下电子木鱼,就会为自己积攒一份功德值。当充满禅意的木鱼声在耳边环绕时,年轻人临近崩溃的情绪会逐渐缓和几分。
似乎一夜之间,寺庙游就在年轻人这一群体中爆火。而放在以前,寺庙还是很难和年轻人联系在一起的。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突然之间年轻人爱上了寺庙游?他们去寺庙的原因是什么?